
大会盛况

刘英才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山东针灸学会会长高树中合影 
刘英才与世界针联主席刘保延合影 针灸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是祖国医学文化的瑰宝。 2010年11月16日,针灸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针灸真正走向了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针灸,享用针灸,感受针灸,让针灸成为世界人民健康的保护神。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更好的向全世界宣传了针灸,是传统文化对世界作出的贡献,也是国人的自豪,更是每一位针灸工作者的骄傲。 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认可使用针灸。针灸治疗病症多达519种,显效的103种。 今年,为庆祝中医针灸申遗成功八周年,进一步在世界上繁荣中医药针灸学术和弘扬传统中国文化,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举行2018年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法国巴黎)及“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英国站学术活动。 2018年11月16日,是中医针灸成功申遗八周年。每年的11月16日被定为“世界针灸日”,16日-22日被定为“世界针灸周”。 本次活动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五洲传播中心联合主办,法国欧洲中医药发展促进会牵头的“世界针灸日组委会”和世界针联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是中宣部部署的“中华之美海外传播工程”支持项目之一,同时得到了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项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项目支持。 2018年11月12日-24日,我有幸参加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2018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法国巴黎)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及“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系列活动走进剑桥。本次活动涵盖开幕式、中医针灸非遗文化展、世界中医针灸健康艺术节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突出双向、多向“交流”概念,注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是中医药针灸在国际最具影响力高端平台的一次最为全面、最为丰富、最为创新的传播。这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多渠道、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互鉴,弘扬“中医针灸”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表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进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推动中华文化成功走向海外。来自中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希腊、巴西、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发言人与近1500位各国嘉宾参与活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表示,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认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进一步促进“中医针灸”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增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保护文化多样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在致辞中说,这次世界针灸日系列活动是跨越文明的对话,激发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欣赏与相互欣赏;活动也是跨越时代的对话,是我们21世纪人类对古代人民的礼敬、赞美和感恩,感恩他们给我们留下这如此神奇而美妙的身心健康管理方案。 世界针灸联合会主席刘保延在致辞中表示: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针灸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背后蕴含着中华传统人文思想和自然科学观,散发着超越时空的无穷魅力,吸引了世界目光。 这次活动组织之好,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内容之广,人数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通过多方交流,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加深了了解,广交了朋友,增进了友谊,受益匪浅。作为从事针灸临床37年的我会以此为契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加强横向联合,拓宽专业领域,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为提升莱芜市人民医院的知名度乃至山东知名度,做出自己的努力,发挥一根银针治百病的优势特长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